湖北日报报道:开枝散叶 服务三农
发布日期:2021-12-14 15:25 来源:未知 阅读: 次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以优质磷复肥产品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高质量发展看龙头,走进新洋丰》,敬请关注。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磷复肥龙头企业,湖北荆门和北京双总部运营,近年来秉承“服务三农、惠泽四方”的使命,不断开枝散叶,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
新洋丰的前身是始建于1982年的一家乡镇企业——荆门市石桥驿镇磷肥厂。因经营不善,磷肥厂资不抵债,陷于崩溃边缘。1988年初,石桥驿乡政府宣布:对磷肥厂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厂长承包责任制,厂长实行公开招聘。
1988年5月,原副厂长杨才学竞标成功,走马上任,通过大刀阔斧改革,将磷肥厂扭亏为盈。1991年,磷肥厂年产量达4万吨,实现产值725万元,创利税32万元。此后,新洋丰迈入高速发展期。
从一家濒临破产的乡镇企业到资产过百亿的行业龙头,新洋丰用近40年时间完成了由低浓度肥向高浓度肥、由单质肥向复合肥、由传统肥料向新型肥料的跨越式升级,通过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丰富,成为全国产品门类最全,产品产业链最长的磷复肥企业。
近年来,新洋丰每年为国家贡献100亿元的工业增加值,为政府贡献税收近3亿元,吸纳8000人就业,带动产业链上游350多家供应商和下游5000多家经销商共同发展,以优质肥料产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没想到猕猴桃种植还有这么多道道。”“我们的栽植方法不对,幸亏专家来得及时,还赶得上补救……”今年3月2日,在湖北省巴东县景家坪村村民陶万平的果园里,100多名村民闻讯赶来,围着新洋丰派来的技术员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
请专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是新洋丰产品广受欢迎的秘诀之一。今年2月27日,新洋丰委派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梅文祥和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汪会琴,专程前往景家坪村,实地考察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及种植管理情况。两名技术员在与村民们充分沟通后,确定下培训内容:从猕猴桃产业的生长环境因素、生物学特征、整形修剪、施肥等种植技术,以及溃疡病防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详细讲解。技术培训持续3个多小时,村民反响热烈。
为更好地服务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2017年,新洋丰组建技术推广部,现已形成一支由200多名经验丰富的农艺师组成的高素质专业队伍,团队成员均毕业于国内著名农业院校,硕士以上学历超过60%,计划 “十四五”末达400人以上。
今年8月18日,新洋丰与甘肃省金昌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拟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60万吨新型作物专用肥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总收入17亿元,年利税可达1.5亿元,为当地增加近千个就业岗位。
至此,新洋丰已在全国布局了湖北荆门总部基地、钟祥基地、宜昌基地,以及山东菏泽基地、河北徐水基地、吉林扶余基地、江西瑞昌基地、广西宾阳基地、四川雷波基地、新疆昌吉基地、甘肃金昌基地11个生产基地,总投资逾50亿元。
“我们在投资项目时,同时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主动承担行业龙头的社会责任。” 新洋丰相关负责人介绍,11个基地除了在增加就业、贡献税收方面释放企业能量,还能带动交通物流、餐饮、建筑等行业发展,并推动当地化工循环产业链提档升级。
“11个基地均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做到废水零排放;所有硫酸项目均建设了配套余热发电装置,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十四五’时期,新洋丰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服务三农。”该负责人说。